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推动器”。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2)》,同时揭晓了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区”榜单。
“稳住工业经济”“工业大省”“东部工业大省”,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让人自然而然地就能联想到山东。而在此次榜单中,山东同样表现不俗。
作为北方地区的实力担当,山东此次入围工业百强县(市)、区榜单的有9个区包括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崂山区、临淄区、章丘区、历下区、历城区、岚山区;11个县(市)包括龙口市、胶州市、邹城市、广饶县、荣成市、寿光市、邹平市、招远市、平度市、滕州市、诸城市。
江浙百强县(市)数量领跑山东大幅复苏
县域上连城市、下接乡村,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
日前,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和溧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工业发展形势展望2022》《中国县域工业“未来之路”优秀案例》等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县域工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占据全国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涌现出一大批产业规模大、创新活力强、区域特色浓、营商环境优的工业强县,成为促进工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强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命运。
2022年中国百强县(市)中,96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正增长,其中71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增速保持在15%以上,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同时,百强县(市)R&D经费支出合计突破2300亿元,约占全国比重的10%,在全国消费、出口中占比依次达到8.6%和12.5%,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石力量。
一个区域拥有工业强县数量的多寡、位次的高低,是衡量区域工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尺”。
具体来看,百强县(市)榜单上江苏、浙江双雄割据,分别占据23席和25席,两省合计占总数量的48%。
工业百强区榜单,也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东部省份,其中广东省占据22席,江苏省占据19席,浙江省占据18席,山东占据9席。
作为北方实力强劲的工业大省,山东共有9个区上榜,青岛占4席,分别是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和崂山区,包揽了山东省的前4名;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中,山东共有11个县(市)上榜,青岛占2席,分别是胶州市和平度市。
总体来看,东部依旧是工业强县最大聚集地,江浙则是保持强县数量的领跑地位。但无论是工业百强县(市)还是工业百强区,经济总体发展稳中有进,工业压舱石作用正在持续深化。
6区市携手上榜青岛工业蓬勃生长!
实体经济基础越扎实的城市,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更有强劲的经济韧性。
青岛就是这样一座工业之城,在联合国划分的41个工业门类中,中国是唯一41个门类齐全的国家,而青岛拥有其中39个工业门类。
作为青岛县域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典型代表,胶州与平度已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
今年以来,前三季度,胶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规上工业涉及的31个行业中,24个行业正增长,增长面达77.4%;平度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上工业营业利润增长34.0%。
工业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的背后,依靠的是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但也离不开青岛的全局性战略谋划。
数字化浪潮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胶州市作为一个工业发达的开放城市没有错过这个崛起的机遇。
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国际化创新示范区的加持下,胶州锚定“上合+RCEP+工业互联网+一带一路”主攻方向,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不断深入,产业数字化生态逐步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层出不穷。
目前,胶州累计获评青岛工业赋能场景示范项目100个,其中,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智能工厂9家、数字化车间30个,自动化生产线 60条,占青岛市17.7%;认定山东省智能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3个,占青岛市25.8%。
7月2日,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开工仪式在胶州市举行,这是海尔集团自创立以来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从项目达产的预期效果来看,其将助推胶州形成首个千亿级产业链,为推动胶州全域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和中国北方工业互联网生态示范区提供强力支撑。
胶州市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胶州市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互联网,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电商平台建设,拓宽产品市场,壮大平台经济;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力度,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逐步实现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推动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着力打造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园区、绿色工厂,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集聚效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强大动能。
平度市作为青岛北部最大的腹地,区位优越、潜力巨大。扛牢“工业强市”大旗,平度坚持“项目为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11月,平度市累计签约引进项目172个、总投资763亿元,落地项目151个、总投资627亿元;累计办理制造业项目立项总投资782亿元、同比增长69%;前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稳居青岛十区市第2。
一组组上扬的数据指标,正是平度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和支撑。
项目加速落地建设的背后,更是平度市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脉搏”,通过深化“四区八园”建设,打造项目落地载体,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规上工业逆势发展,坚定挺起了工业发展“脊梁”。
县域经济激荡发展新动能
县域经济是经济社会结构中相对独立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必然推动全局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有研究认为,当前,县域是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而工业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此次,通过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崂山区跻身工业百强区榜单,就可以看出青岛为振兴实体经济,复兴工业,重塑制造业优势正目标明确地进行全局谋划。
作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龙头,西海岸新区以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推动工业提质发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聚焦“芯屏”、海洋生物医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影视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点突破、跨代赶超,规划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4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
当下,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园区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作用,将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引擎。
而崂山区,今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列全市第一位。因实体经济而生、因实体经济而兴,崂山区的发展史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
今年以来,崂山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全市率先启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出台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同时,围绕做大做强7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推进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四个千亩级的专业化园区开发建设,打造高端新兴产业集群。
一直以来,工业都是青岛的优势产业,积蓄了澎湃的发展能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向未来,青岛各区市更要踔厉奋发,做到传统工业行稳致远,新兴工业倍道而进,把握先发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为落实二十大报告发展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为青岛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持续贡献力量。